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第五部分 婚姻家庭
一、概述
(一)婚姻家庭法的調整對象:縱向而言,包括婚姻家庭關系、其他近親屬關系發生和終止的全過程,橫向而言,包括婚姻家庭主題間、其他近親屬間的各種權利義務關系(按性質可分為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二)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則: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合法權益,計劃生育
(三)身份法律行為與身份權
身份法律行為的概念:是指以發生身份上法律效果為目的的行為,身份法律行為的后果是在當事人之間發生身份關系的變動
我國婚姻法上的身份權:身份權(核心是身份)就是親屬地位的法律化
二、親屬關系原理
(一)親屬的種類:配偶,血親和姻親
(二)親系(直系和旁系)、行輩(長輩,平輩和晚輩)與親等(我國用代數表示,一輩為一代,相隔一世為兩代)
(三)親屬關系的發生與終止
三、結婚
(一)結婚的概念:男女雙方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序確立夫妻關系的民事法律行為
(二)結婚的特征:行為主體為異性男女,行為性質為身份法律行為,結婚行為必須符合法
律規定的特殊有效條件
(三)結婚條件
(四)事實婚姻:1994 年之前具有結婚的實質條件的構成事實婚姻
(五)無效婚姻☆:重婚,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后未治愈,不到法定婚齡
(六)可撤銷婚姻:脅迫
四、夫妻關系
(一)夫妻人身關系:指夫妻雙方在家庭中的身份、地位方面的權利義務關系
(二)夫妻財產關系
1,夫妻財產制度☆
2,夫妻間的撫養:夫妻有相互撫養的義務,有要求對方給付撫養費的權利
3,夫妻間的繼承: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五、離婚
(一)概念:是指婚姻關系當事人在生存期間依法解除婚姻關系的法律行為
(二)特征:主體只能是夫妻雙方,存在婚姻關系為前提,屬法律行為,以解除婚姻關系為目的,必須在夫妻雙方生存期進行
(三)登記離婚
1,概念:指夫妻雙方自愿離婚,并就離婚的法律后果達成共識,經過婚姻登記機關認可即可以解除婚姻關系的一種離婚方式
2,條件:共同到具有管轄權的登記處提出申請,雙方均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當事人持有合法的離婚協議書
3,程序:申請,審查,登記
(四)訴訟離婚☆
1,概念:是夫妻雙方一方基于法定的離婚原因,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人民法院依法通過調解或判決解除當事人之間的婚姻關系的一種離婚形式
2,適用情形:一方要求離婚另一方不同意的,財產分割無法達成一致的,另一方下落不明的,事實婚姻,不是國內登記的夫妻
3,程序:調解,判決(15 天內不上訴的有效力),上訴(審理完畢后,原告 6 個月內又起訴的不受理)
4,法定理由:重婚同居的,虐待遺棄的,賭博吸毒屢教不改的,感情不和分居 2 年的,其他
5,限制性規定:現役軍人的限制,男方的限制(女方懷孕期間,分娩后 1 年內或終止妊娠6 個月之內不得,女方提出可以)
6,法律后果:身份上的后果,財產上的后果,夫妻債務的清償,離婚后的經濟幫助
六、父母子女
(一)父母子女關系的分類:自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擬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子女有繼承權,且子女對繼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二)父母子女間的權利與義務: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對未成年子女有管教保護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和子女互相有繼承遺產的權利
七、收養
(一)概念:是指公民依法領養他人子女作為自己的子女,從而使收養人與被收養人建立的擬制親子關系的民事法律行為
(二)特征: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收養是變更親屬身份和權利義務關系的行為,只能發生在非直系親屬和沒有血緣關系的人之間,一種擬制血親關系,是要式行為,是可以解除的民事行為
(三)收養法的基本原則: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撫養成長的原則,保障被收養人和收養人合法權益的原則,平等自愿原則,不得違背社會公德原則,不違背計劃生育原則
(四)可以收養孩子的人:收養人年滿 30 歲,無子女,有撫養能力,身體健康,只能收養1 名子女(殘障兒童不受此限)
(五)可以被收養的人:不滿 14 歲的孤兒,不滿 14 歲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不滿 14 歲的父母無力撫養的
(六)收養的效力:自收養關系成立之日起,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法律關于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
(七)無效的收養行為:收養人送養人不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違法和公益,不符合法定的方式
(八)收養關系的解除:協議解除,訴訟解除
以上是安徽成考專升本政治知識點復習資料(5) 的相關內容,大家如果想獲取更多關于安徽成考相關資訊,如安徽成考常見問題、成考指南、成考學習方法、錄取查詢、成績查詢、報考條件等。敬請關注安徽成考網(http://www.dpyf.com.cn/)。
成人高考院校專業指導專屬提升方案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其它本文關鍵詞: 安徽成考專升本復習資料
安徽成考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429504262@qq.com
關注公眾號
服務時間08:00-24:00免費課程/題庫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