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們對一個在強大鄰邦壓境下的小國不論抱有多大同情,但總不能僅僅為了它而不顧一切地使整個大不列顛帝國卷入一場戰爭。
——張伯倫1938年9月27日廣播講話
材料二
過去兩年的經驗已經無疑地證明,任何國家都不能姑息納粹,任何人都不可能靠撫摸來把老虎馴服成小貓。不能姑息殘忍的行為……我們知道,一個國家只能以徹底投降為代價才能同納粹有和平。
——1940年12月29日羅斯福的“爐邊談話”
回答:
(1)材料一中的“鄰邦”和“小國”各指誰?張伯倫所說犧牲了“小國”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帝國”是否達到了目的?
(2)材料二中所說“姑息納粹”、“徹底投降”的最典型的史實各是什么?根據這些史實對英法對德國的政策進行簡單評論。
【參考答案】(1)“鄰邦”是指德國,“小國”是指捷克斯洛伐克;犧牲“小國”以使英國避免戰爭,但并沒有達到目的,英國最終卷人戰爭。
(2)1939年德國吞并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和1940年法國戰敗投降成立傀儡政權。英法對德政策總想使自己遠離戰火,但最終害人害己;在侵略勢力面前,只有團結抵抗才能制止侵略。
【解題指要】本題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國際關系,反映了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推行綏靖政策,縱容納粹德國侵略擴張的史實。材料一選取了時任英國首相張伯倫的一次講話,從時間上能看出這是在《慕尼黑協定》簽訂之后,而張伯倫正是在為英國的政策進行辯護,他的一個主要說辭,就是無論如何要使英國避免戰爭,為此犧牲一個小國是理所應當的。當然這只是張伯倫的一廂情愿,希特勒并沒有按照張伯倫希望的那樣行事。在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后,德國又進攻英法的盟國波蘭,英國也由此卷入了戰爭。
回答問題(1)時,要注意幾個問題:首先是看清楚這里所說的“鄰國”指的是誰的鄰國,這里不是指英國的鄰國,而是接下來說的那個“小國”的鄰國。其次,這個小國指的是哪個國家?這就要從發表演說的時間上進行判斷了。1938年9月發生的重大事件就是英法德意的慕尼黑會議,會議的主要“成果”就是英法把捷克斯洛伐克出賣給了德國。和與會的四個大國相比,捷克斯洛伐克是個小國。張伯倫最有可能說的就是它。最后,張伯倫為這種出賣找出了“理由”,那就是為了使英國避免戰爭。本問中的最后一問實際上是一個跳躍,從1938年9月跳到了1939年9月之后,通過聯想那時的史實來分析張伯倫的目的是否達到了。
材料二選取的是美國總統羅斯福的一次談話。這是一個反思性的談話,回顧了兩年以來的事件,總結出了其中的教訓,核心的一點就是不能對納粹德國姑息退讓。
回答問題(2),首先從時間上界定“姑息納粹”、“徹底投降”發生的范圍。材料中提到的“過去兩年”是一個關鍵。1939年和1940年兩年中,姑息納粹最典型的事例就是1939年3月德國終于扯下了遮羞布吞并整個捷克斯洛伐克,1940年法國在德國的打擊下迅速敗亡。前者使英法此前的一切推脫責任的說辭徹底破產,對希特勒的僥幸心理徹底破滅;后者更是讓法國嘗到了自釀的苦酒。而這也給了后人很多方面的啟迪。
以上是2024年安徽成人高考高起點歷史練習題(3)的相關內容,大家如果想獲取更多關于安徽成考相關資訊,如安徽成考常見問題、成考指南、成考學習方法、錄取查詢、成績查詢、報考條件等。敬請關注安徽成考網(http://www.dpyf.com.cn/)。
成人高考院校專業指導專屬提升方案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其它本文關鍵詞: 安徽成人高考高起點歷史
安徽成考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429504262@qq.com
關注公眾號
服務時間08:00-24:00免費課程/題庫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