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導讀】以下試題是安徽成考網為各位成考考生準備的安徽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強化試題及答案(二),祝愿各位考生可以在接下來的考試中超常發揮,逢考必過。
二、文言文閱讀:21~29小題,共30分。
(一)閱讀《季氏將伐顓臾》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1~23小題: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日:“季氏將有事于顓臾。”孔子日:“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21.解釋這段文字中加點字的含義。(4分)
無乃:
是:
過:
以為:
22.在這段文字中,孔子運用了哪些種類的論據?舉例說明。(4分)
23.在這段文字中,孔子運用了何種論證方法?(2分)
(二)閱讀《諫逐客書》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4~26小題: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丕豹、公孫支于晉。此五子者,不產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24.解釋這段文字中加點字的含義。(4分)
來:
舉:
治:
施:
25.這段文字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4分)
26.這段文字所列舉的秦國四位國君任用客卿建立功業各自的側重點是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2分)
(三)閱讀《五代史伶官傳序》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7~29小題: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
27.請將“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譯成現代漢語,并解釋這段文字中加點字的含義。(4分)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_____________。
組:
函:
抑:
本:
28.這段文字的論點是什么?(4分)
29.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論證方法?(2分)
二、文言文閱讀
21.無乃:豈不,恐怕。
是:復指前置賓語“爾”。
過:責備。
以為:把……作為。
22.運用了事實論據中的歷史材料,如“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
事實論據中的現實材料,如“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23.屬于演繹論證法。如“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暗含大前提:伐先王所封國非禮;小前提:顓臾為先王所封國;結論:伐先王所封顓臾非禮。“且在邦域之中矣”,暗含大前提:
伐邦域中之國非禮;小前提:顓臾為邦域中之國;結論:伐顓臾非禮。“是社稷之臣也”,暗含大前提:伐社稷之臣非禮;小前提:顓臾是社稷之臣;結論:伐社稷之臣顓臾非禮。
24.來:使動用法:使……來。
舉:攻取。
治:治理。
施:延續。
25.歸納法,由四君個案歸納出一般性結論:“客何負于秦哉!”對比法,任用客卿與驅逐客卿形成對比。
【解析】本題要求考生準確了解歸納論證法的含義,同時也不能忽略對比論證法。
【錯誤分析與防范】一般情況下,對比論證法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掌握。考生容易將歸納論證法與演繹論證法混淆。《諫逐客書》中列舉秦歷史上四代國君任用客卿而國富民強的史實,進而得出結論,是從特殊到一般的典型例子。考生如果概念模糊不清,則極容易錯答成演繹論證法。如果對課文內容不熟悉,就會影響對問題的理解,影響判斷的準確性。因此考生除了牢記教材中基礎知識要點之外,還要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26.任用客卿建立功業各自側重的是:秦穆公爭霸,秦孝公變法,秦惠王擴張,秦昭王安內。運用秦國歷史上明君的事例作論據,對秦王來說,最熟悉、最親切、最有說服力并且暗含深意的是:逐客是違背列祖列宗的做法,是不孝的;任用客卿建功各有側重,有利于突出強調客卿的多種作用。
27.當莊宗用繩索捆綁燕王父子,用木匣裝著梁朝君臣的頭顱……
組:絲繩,此泛指繩索。
函:木匣,這里名詞活用為動詞,指用木匣裝起來。
抑:或是。
本:考察。
28.這段話主要論證了國家的興衰成敗都取決于人事的觀點。
29.這段主要采用了對比的論證方法,即將后唐莊宗興國之盛與亡國之衰進行對比,從而說明事在人為的道理。
【結尾】以上就是安徽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強化試題及答案(二)的全部內容了,考生如果想獲取更多的相關資訊,如安徽成考資訊、成考指南、報名時間、考試時間、報考條件、備考知識、相關新聞等,敬請關注安徽成考網或掃描微信公眾號二維碼獲取更詳細的成考信息。
成人高考院校專業指導專屬提升方案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其它本文關鍵詞:
安徽成考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429504262@qq.com
關注公眾號
服務時間08:00-24:00免費課程/題庫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