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導讀】以下試題是安徽成考網為各位成考考生準備的安徽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強化試題及答案(一),祝愿各位考生可以在接下來的考試中超常發揮,逢考必過。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我國先秦時期著名的語錄體散文集是( )
A.《孟子》
B.《論語》
C.《莊子》
D.《老子》
2.“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提出者是( )
A.孔子
B.孟子
C.韓非子
D.荀子
3.《諫逐客書》中,“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所采用的修辭方法是( )
A.比喻
B.層遞
C.對偶
D.對比
4.《五代史伶官傳序》一文的中心論點是( )
A.盛衰之理,雖日天命,豈非人事哉
B.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滿招損,謙得益
D.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5.“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復一簣,進,吾往也”這段話所用的邏輯論證方法是( )
A.演繹、對比
B.歸納、對比
C.類比、歸納
D.對比、比喻
6.魯迅在《燈下漫筆》中,用“人肉的筵宴”為喻是為了說明( )
A.中國文明的實質
B.中國精神文明的核心
C.奴化心態
D.中國歷史的可怕
7.《鄭伯克段于鄢》中“大都不過參國之一”,“參國之一”的意思是( )
A.參加國之一
B.三個國家中的一個
C.三個國都中的一個
D.國都的三分之一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原出處是( )
A.《史記》
B.《論語》
C.《左傳》
D.《資治通鑒》
9.韓愈的《張中丞傳后敘》中,與刻畫南霽云性格的描寫無關的是( )
A.博聞強記
B.拔刀斷指
C.義不忍食
D.射塔明志
10.屬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
A.白居易
B.劉禹錫
C.柳宗元
D.李白
11.茅盾的第1篇長篇小說是( )
A.《幻滅》
B.《子夜》
C.《霜葉紅似二月花》
D.《虹》
12.巴金創作的長篇小說三部曲最著名的是( )
A.《蝕》三部曲
B.“愛情三部曲”
C.“激流三部曲”
D.“抗戰三部曲”
13.“分崩離析”“貽笑大方”“形影相吊”三個成語依次出自( )
A.《季氏將伐顓臾》《莊子·秋水》《陳情表》
B.《寡人之于國也》《莊子·秋水》《陳情表》
C.《季氏將伐顓臾》《寡人之于國也》《莊子·秋水》
D.《陳情表》《莊子·秋水》《季氏將伐顓臾》
14.《燈下漫筆》中,魯迅認為青年的使命是( )
A.崇奉國粹
B.熱心復古
C.創造第三樣時代
D.贊頌固有精神文明
15.下列加點字解釋錯誤的是( )
A.淇水湯湯,漸車帷裳。漸:浸濕。
B.怎敵他,晚來風急。敵:抵擋。
C.齊放其大臣孟嘗君于諸侯。放:釋放。
D.中石沒鏃。鏃:箭頭。
16.從抒寫的內容來看,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一首( )
A.中秋詞
B.端午詞
C.重陽詞
D.清明詞
17.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是一首( )
A.小令
B.大令
C.慢詞
D.雜劇
18.《選擇與安排》中,作者以“善將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為喻來說明( )
A.選擇要恰到好處
B.安排要有條不紊
C.層次要清晰明了
D.輕重要分明得當
19.《談時間》一文選自梁實秋的散文集( )
A.《雅舍談吃》
B.《槐園夢憶》
C.《雅舍小品》
D.《實秋雜文》
20.中國現代小說的奠基人是( )
A.茅盾
B.巴金
C.魯迅
D.曹禺
一、選擇題
1.【答案】B
2.【答案】B
【解析】孟子反對兼并戰爭,主張行仁政以統一天下。因而他游說諸侯,宣揚王道,提出了著名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政治主張。
3.【答案】C
4.【答案】A
【解析】《五代史伶官傳序》這篇文章,指出一個王朝的盛衰興亡,主要決定于人事。第1段開宗明義,首先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論點,即一個王朝的興衰,重在人為,后唐莊宗的得天下和失天下,就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因此選擇A項“盛衰之理,雖日天命,豈非人事哉”。
【錯誤分析與防范】選項B“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選項C“滿招損,謙得益”,選項D“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均是文章通過后唐莊宗寵幸伶人而招致滅國亡身的事實,總結出的歷史經驗,是用來證明中心論點的。
5.【答案】D
6.【答案】A
【解析】魯迅在《燈下漫筆》中,用“人肉的筵宴”為喻是為了揭示中國民族文化的內容:中國文明就是給殖民者預備的“人肉筵席”,所謂的中國就是安排這一筵席的廚房這一實質。因此選擇A項“中國文明的實質”。
7.【答案】D
【解析】參國之一:國都的三分之一。參:同“三”。
8.【答案】B
【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原出處是《論語》,所引四句見《論語·子路篇》。
【錯誤分析與防范】此題首先容易誤選A項。此句話是在《史記·李將軍列傳》中司馬遷用來評價李廣的,考生對此應該記得很清楚,因此憑借第1印象會選擇A項。其次容易誤選C項,因為《李將軍列傳》中有“太史公日:《傳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如果僅從字面分析,就會望文生義,從而誤選。
9.【答案】A
【解析】在《張中丞傳后敘》中,與刻畫南霽云性格的細節描寫無關的是A項“博聞強記”。文章補敘南霽云的事跡寫得極其精彩,但是并沒有全面敘述南霽云的一生,而是選取了抽刀斷指、義不忍食、以箭射佛寺浮圖以為記等具體的場景,把南霽云威武雄壯,疾惡如仇,忠肝義膽的性格生動地表現出來。
【錯誤分析與防范】“博聞強記”是《張中丞傳后敘》中張巡這一形象的特點。
10.【答案】C
【解析】唐宋八大家為古文名家,而柳宗元是古文運動的領袖,四項選一,首先想到的應是他。
11.【答案】A
【解析】牢記著名作家的相關知識。茅盾原名沈雁冰,茅盾是他l927年發表第1部長篇小說《幻滅》時開始用的筆名。他因三部曲《蝕》(《幻滅》《動搖》《追求》)在文壇上嶄露頭角。因發表著名長篇小說《子夜》、“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和短篇小說《林家鋪子》而成為“左翼”文學的重要代表。茅盾的散文名篇有《香市》《風景談》和《白楊禮贊》等。
12.【答案】C
【解析】牢記著名作家的相關知識。巴金主要長篇代表作是兩個三部曲:“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其中“激流三部曲”最為著名,《家》是奠定作家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地位的一部重要作品,被譽為巴金的長篇代表作。
13.【答案】A
【解析】掌握成語的出處,尤其是文言文中的成語。“分崩離析”出自《論語·季氏將伐顓臾》:“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貽笑大方”出自《莊子·秋水》:“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形影相吊”出自《陳情表》:“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14.【答案】C
【解析】作者發出了“要掃蕩這些食人者,掀掉這筵席,毀壞這廚房,則是青年的使命”的號召,這是本文的立意所在,號召青年創建“第三樣時代”,指出青年要“無須反顧”向前看。
15.【答案】C
16.【答案】A。
【解析】《水調歌頭》這首詞由中秋賞月進而抒發人生感慨。是一首著名的中秋詞。
17.【答案】A
【解析】天凈沙:曲牌名。元代散曲有小令和套數之分,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套數由同一曲調中兩支以上的曲子組成。這首《天凈沙》是小令。
18.【答案】A
19.【答案】C
20.【答案】C
【解析】魯迅于1918年5月發表中國現代小說史上第1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此后,在七八年的時間里,接連出版了兩本小說集《吶喊》和《彷徨》,是中國現代小說的奠基之作和經典之作。因此稱魯迅是中國現代小說的奠基人。
【結尾】以上就是安徽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強化試題及答案(一)的全部內容了,考生如果想獲取更多的相關資訊,如安徽成考資訊、成考指南、報名時間、考試時間、報考條件、備考知識、相關新聞等,敬請關注安徽成考網或掃描微信公眾號二維碼獲取更詳細的成考信息。
成人高考院校專業指導專屬提升方案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其它本文關鍵詞:
安徽成考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429504262@qq.com
關注公眾號
服務時間08:00-24:00免費課程/題庫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