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選擇題:
1. 20世紀30年代首次提出“生態系統”概念的科學家是 B. 坦斯利
2.同種植物的不同種群長期生長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將發生 A. 趨異適應,形成不同生態型
3. 下列關于陰性植物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C.
A. 耐干旱 B. 光飽和點高 C. 光補償點低 D. 光補償點高
4. 我國新疆地區瓜果較甜的主要原因是 A. 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
5. 馴化能改變生物對生態因子的耐受性范圍,即可改變其 A. 生態幅
6. 在種群邏輯斯蒂增長模型中,r表示A. 瞬時增長率
7. 冬小麥等冬性作物需要經過一定的低溫階段才能開花的現象稱為C. 春花現象
8. 北半球亞熱帶的地帶性森林植被為D. 常綠闊葉林
9下列不屬于森林群落物種組成成分的是D. 落葉
A. 動物 B. 植物 C. 微生物 D. 落葉
10. “最后產量恒值法則”反映的是植物的C. 密度效應
11在生物群種中,物種對環境的潛在綜合適應范圍屬于該物種的D. 基礎生態位
A. 棲息地 B. 生境 C. 現實生態位 D. 基礎生態位
12. 下列光譜成分中,可被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主要是B. 紅光
A. 綠光 B. 紅光 C. 紫外線 D. 紅外光
13. 確定植物群落中優勢種的綜合指標是 D. 重要值
14. 按照瑙基耶爾對植物生活型的分類,高大喬木屬于高位芽植物
15. 甲乙兩個群落的交錯區中的物種數通常 有多于乙中物種數的趨勢
16 陸地生態系統的營養級數目通常不會超過 D. 5~6
17. 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自身呼吸消耗掉,余下的能量即為凈初級生產量
18. 兔子是食草動物,因而處于食物鏈的第二營養級
19. 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屬于典型氣相型的是碳
A.. 磷 B. 鉀 C. 碳 D. 鐵
20. 一般來說,生態系統可以缺少的組分是B. 消費者
二、填空題:。
21、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棲息環境總稱為__生物圈______。
22、在紅光和藍紫光中,__.藍紫光_對植物的伸長生長有抑制作用,使植物矮化。
23、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和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相等時的光照強度稱為___光補償點____。
24、昆蟲完成某一生長發育期需要的總熱量是一個常數,這一常數稱為_有效積溫____。
25、作物生長發育取決于土壤中數量最不足的養分,這一規律稱為_最小因子定律___。
26、n營養級的取食量與n-1營養級的取食量的比值稱為____林德曼效率_____。
27、植物群落中某物種出現的__頻度__反映了該物種在群落中分布的均勻程度。
28、生態系統處于穩定階段時,其物質和____能量____的輸入和輸出接近平衡。
29、物種多樣性指數是群落中物種的豐富度和____均勻度_____的綜合體現。
30、種群中各年齡期的個體在種群中所占的比列即為種群的___年齡結構_____。
31、研究生物與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稱為_生態學_______。
32、影響分解作用的主要因素包括__分解者生物__、理化環境和帶分解資源的質量。
33、種群個體數量在短期內異常迅速增長的現象稱為__種群大爆發__。
34、在寄生物與寄主的協同進化過程中,有害的“負作用”常常趨于___減弱___。
35、根據r/K二分法,蝗蟲的生態對策為___ _____對策。
36、森林和草原之間存在著過渡地帶,這種過渡地帶就是群落___交錯區(或交錯帶_____。
37、與森林群落的分層現象關系最密切的非生物環境因子是____光____。
38、隨著氣候的季節性交替,植物群落呈現不同的外貌,這就是群落的_季相_______。
39、生物群落的發生要經歷___入侵_____、定居、競爭和反應等過程。
40、與成熟林相比,幼齡林的凈初級生產力____高____。
三、判斷題:
41、碳的貯存庫主要是大氣圈。
42、根據有效積溫法則可推算出昆蟲在一年內可能發生的世代數,從而進行蟲害預報。
43、在最適宜的條件下,種群所表現出來的最大增長率稱為內稟增長率。
44、初級生產者都是綠色植物。
45、在微酸性條件下,土壤養分的有效性最差,不利于植物生長。
46、按照生物種群實際占有的空間所計算的密度稱為生態密度。
47、石油、煤、天然氣等能源屬于可再生能源。
48、他感作用可影響植物群落的種類組成和演替。
49、在任何地區,一塊農田廢棄耕后,經歷足夠長的時間都能發展為森林群落。
50、森林生態系統的食物鏈以腐屑食物鏈為主。
四:51簡述土壤微生物的生態作用。
1土壤微生物參與土壤有機物的分解;(4分)
2土壤微生物殘體增加了土壤有機質;(2分)
3固氮細菌固氮,提高土壤中的氮素含量;(2分)
4有些微生物與植物共生,形成菌根,利于植物生長。(2分)
52.答案要點:什么是種群調節?簡述種群調節的意義
(1)種群調節:當自然種群數量偏離平衡水平時,種群數量有返回平衡狀態的趨 勢,這就是種群調節。(4分)
(2)種群調節的意義:①降低種群波動的幅度,維持種群平衡(3分);②避免種 群大爆發、種群衰退及物種滅絕(3分)。
53.答案要點:從沉水植物開始到森林的水生演替要經歷哪些階段
(1)浮葉根生植物階段;挺水植物階段 濕生草本植物階段 木本植物階段
五、論述題:54.試述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含義,并說明二者之間的主要區別:答案要點
能量流動: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的過程。(5分)
物質循環:組成生物體的C、H、O、N等元素,不斷進行著從無機環境到生物群落, 由從生物群落到無機環境的循環過程。(5分)
區別:
①能量流動是單向的:能量在流動過程中逐漸遞減。(5分)
②物質循環過程中,無機環境中的物質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復利用。(5分)
想獲取更多關于成人高考學歷的相關資訊,如成人高考報名方式、考試時間、報考條件、備考知識、相關新聞等,敬請關注安徽成考網(www.dpyf.com.cn)。如果您還對成考本科學歷或者其他問題存有疑問的話,可以聯系我們的在線咨詢老師
成人高考院校專業指導專屬提升方案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其它本文關鍵詞: 安徽成人高考 安徽成考專升本生態學模擬試題
安徽成考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429504262@qq.com
關注公眾號
服務時間08:00-24:00免費課程/題庫
微信掃一掃